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

孩子肚脹吃不下 竟是吃到飽「積滯」

原文刊載:自由時報


  7歲的小志(化名)最近一個禮拜看到東西就吃不下、甚至反胃想吐,肚子脹脹的不舒服,大便還帶有酸酸臭臭的味道。媽媽覺得不對勁,趕緊帶來就診。仔細詢問下,原來是上週為了慶祝考試結束,全家到吃到飽餐廳大吃一頓後,這些不適才出現。現代人的飲食經常暴飲暴食,孩子一不小心也會跟著吃多,隨著年節將至,飲食不當造成的腸胃問題會越來越多,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忙改善這些不適呢?

小志的問題在中醫稱為「積滯」又稱「食積」,就是醫學上的「消化不良」,主要原因是飲食不當造成,過食油膩、太甜的食物,這些食物會讓胃排空速度減慢,腸胃消化功能無法負荷,導致食物停積於腸胃,而出現胃口差、噁心泛酸、腹脹腹痛、大便酸臭。「積滯」也容易出現在脾胃功能虛弱者或小兒身上。中醫提到小兒的「脾常不足」,即是小兒腸胃消化吸收功能不像大人健全,在嬰幼兒身上又更明顯,嬰幼兒的胃排空速度慢,若是餵食不當,很容易出現上述問題。

中醫治療積滯會採用山楂、麥芽、神曲、萊菔子、雞內金等消食化積中藥,與木香、陳皮、枳實、厚朴等行氣導滯中藥幫助腸胃蠕動,若出現口渴、大便臭穢、煩燥不安等症狀,為化熱的表現,還需要加上清熱的中藥,如:連翹、黃連等。脾胃虛弱者,平時可以多喝四神湯(內有山藥、茯苓、芡實、蓮子)的藥膳來改善腸胃功能。


除了中藥,還可以搭配『足三里、脾俞、胃俞』的穴位按摩(如圖一、二),使用大拇指指腹點按3-5分鐘,可緩解肚子脹氣的不適感。平時每日可做『捏脊』來疏通經絡、改善脾胃的臟腑功能。『捏脊』是用雙手沿著患者的背脊骨,由下而上、邊捏邊推的一種簡易推拿法。操作者使用雙手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沿著脊椎骨兩旁,輕輕捏起皮膚,沿著督脈自下而上,使拇指向後拉皮膚,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同時向前推,雙手交替捏提,向上推進至頸部,連續35(如圖三)

足三里(圖一):
膝蓋髕骨下緣外側凹陷處稱外膝眼,外膝眼下3(四隻手指的指幅寬度為3),脛骨前緣外一橫指(中指)處。

脾俞、胃俞(圖二):

背部第11胸椎、第12胸椎,兩側旁開1.5(肩胛骨與脊椎間距離一半為1.5),各為脾俞、胃俞。可先沿著最下面的肋骨緣即第12肋,往中間脊椎處取,摸到突起處即為第12胸椎脊突,再往上一節為第11胸椎脊突,往外取1.5寸。

小兒捏脊(圖三)


平時要注意飲食習慣,特別是孩童、或有胃潰瘍、胃食道逆流病史者要更小心,盡量避免油膩、烤炸、辛辣、甜食,定時定量進食才是根本解決之道。

<文章歡迎轉載,請尊重版權註明原作者與部落格出處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